>
“师叔,君子慎于言而谨于行……”
谢长寒无言以对,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忍不住哀嚎,“这已经是这一甲子您第七次说我红鸾星动了!”
“说明你红鸾星真的动了啊!”
葛清夕说。
“我始终谨记师叔教诲,不曾懈怠了修行,本甲子历时一十七年,不曾离开方圆一里地……咱们家连老鼠都是公的好么?我上哪儿去找红鸾星啊?”
……
俗话说得好,穿鞋的干不过光脚的,要脸的斗不过不要脸的——谢长寒拗不过他那个用尽花言巧语都要偷懒的师叔,只能只身一人前往北城查探。
当晚,乌云遮蔽了月色,重重黑影笼罩江盈时,谢长寒登上了开往北城的夜班公交车。
他与师叔在江盈市住了几十年,出租屋换过好几个,脚印遍布江盈市各城区,却始终没有踏入过北城。
北城是林家的地盘,据说半个北城都姓林。
这不是在说林家权势有多大,而是说林家祖上香火旺盛。
传说宋朝有一位姓林的举人老爷,为了躲避年荒,举家迁徙至江盈,从此在北城开枝散叶。
那年头,北城不算个富庶地方,偶尔来了这么一尊“庞然大物”
,那自然是能攀亲攀亲,能交友交友,再不济,混个脸熟,或是让自己家不争气的儿子到举人老爷家做个门房家奴的,也比在家吃糠咽菜的日子强过太多。
于是经过了几代人之后,林,成了北城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。
住在这地界的人,就算不姓林,往上数个几代,多半也是林家或近或远的亲戚。
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,还不至于让葛清夕和谢长寒避之不及,问题就在于,林家宗脉,其实是玄门的一支。
玄门并非哪个具体门派,说的是修行之人。
修佛、修道、修妖、修魔……但凡此类种种,皆为玄门之人。
玄门有玄门的规矩,他人的地盘为了避讳,都是尽量不涉足的。
好在现代社会玄门之人越来越少,他们找房子倒也不算麻烦,偌大一个江盈,不能去的也只有北城区而已。
这个林家修的是什么,谢长寒不太清楚,只听葛清夕提过一次,说林家一直是做“天师”
生意的。
此事有两点奇怪:一、“天师”
生意一般有两项业务,分别是看风水和捉精怪,然而此次的非自然案件正是发生在林家的地盘上,却不见林家有什么动静;二、分明师叔说过北城有林家在,让他绕道走,这次却接下了这起发生在北城的连环杀人案。
为什么?
师叔为什么要接这个案子?
那档案上的五户人家,住地相距甚远,乍看并没有什么联系,为什么死的是他们?
谢长寒一时没有头绪,便打算一一走访,到现场看看有什么线索。
然而,夜班公交车刚刚驶入北城地界,他敏锐地感觉到周围的温度降了下来。
空气中飘来一股若有似无的、熟悉的……腥味。
像是忘川的水。
第2章
现世传说里人死后过奈何桥喝孟婆汤的说法,实际上是以讹传讹,因为就谢长寒所知,在玄门的传说中,人死后,先要到酆都天子殿见冥府判官,根据生前事赏功罚罪,接着排队过忘川去投胎。
忘川上有奈何桥,但那不是给魂魄走的,而是给天官和鬼卒们过河用的,孟婆每天搬着个小板凳坐在桥头,一来迎接贵客,二来监督不好好下忘川的鬼魂。
是的,所有来到桥头的魂魄,要走的是忘川。
忘川宽阔,魂魄到里头走一遭,上辈子的恩怨情仇被忘川水反复涤荡,等到对岸,该记得的、该忘却的统统遗落在忘川水中,一切尘埃落定,迎接新生。
可正如没有百日红的花,世间也没有百日净的水,忘川洗涤过多少魂灵的未言尽的爱、未报复的恨,它就有多……污浊,经年累月的爱恨怨怼沉淀在其中,渐渐弥漫起一股难闻的气味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