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“不错,将高祖太宗诸子统统加封为一品大员,便是安抚李唐皇室宗亲。
太后与我都知晓,这些李唐皇族中人之用处,有时胜过十位大将。”
裴炎不住颔首,“将郭待举等人升迁,他们本就对娘娘没有敌意,他们升迁后自然会对娘娘感恩效力。
郭正一一直对娘娘心存不满,将他罢相,亦是为了日后行事方便。”
“其三、立即飞诏令出征在外的大将程务挺急赴洛阳,与张虔勖分掌左右羽林军,统领北衙禁兵,稳定东都。”
我无声无息地抿了唇笑。
“若想政权稳固,必要有武力,以防不测。”
裴炎眸中精芒一闪。
我轻笑一声,淡淡地道:“其四、派遣左威卫将军王果、左监门将军令狐智通、右金吾将军杨玄俭、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别前往并州、益州、荆州、扬州四大都督府,与当地官府共同镇守,加强防卫。”
“令狐智通是当初押解章怀太子(李贤)赴京的将军,而并州为李唐龙兴之地,也是军事重镇,与突厥等塞外部落接壤。
益州巴蜀为重要的赋税来源,扬州富甲江南,是唐帝国的大后方。
荆州则是唐代的南都江陵,北踞汉沔,南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自古为必争之地。
皇后娘娘遣人出镇地方军事经济重镇,可防当地兵变,以策万全!”
裴炎失态得一拍大腿,“皇后娘娘,不,太后谋略过人,臣自叹弗如!”
“当然,我已准了你的奏请,改授你为中书令,我将宰相群议的政事堂由门下省迁往中书省,另授刘景先为侍中。”
我望着裴炎,笑得灿烂,“你也将成为大唐历史上第一位‘执政事笔’的秉笔宰相,这是我对你的承诺。”
“臣谢太后恩典!”
裴炎立即跪下谢恩。
我微眯眼直视裴炎,他心中所想所贪,我是能看破的。
表面相知相惜的情谊,其实只是步步惊心的冷漠。
裴炎与我,不过是钱货两讫,各取所需罢了。
不日,我立于大殿之上,有条不紊地发布着各项政令,心无旁念,静如死水,无一丝错乱与迷惑。
落幕之际,大局已定,嗣皇帝守丧期满,李显正式登上皇位。
暮色四合,我静静立于丹墀之上,天边最后一缕云霞缓缓被收入天际,暗夜降临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轩窗半开,湘帘半卷,如银月华映入殿来,铺了满地冰雪清霜。
我恹恹靠着软榻,檀木案上奏疏堆积如山,上官婉儿与裴炎分坐于案几两侧。
上官婉儿捧了份奏疏朗朗诵读:“元月,陛下初掌国政,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,而后即封皇后之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。
十日后,又将韦后的远亲韦弘敏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而拜相……又欲将韦玄贞从刺史提升到侍中,并应允将乳母之子提升为五品官,朝野对此皆有微词……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